Tuesday, December 25, 2012

南極冰原升溫速度遠超預期


美國‧洛杉磯25日訊)美國科研人員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南極西部冰原升溫速度是先前預期的兩倍。研究者擔心這一現象可能加劇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趨勢。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戴維‧布羅米奇領導的研究小組對南極西部冰原伯德研究站的現有溫度數據進行了重新校對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自1958年至2010年,南極西部冰原中心區域的平均溫度上升了2.4攝氏度,升溫速度幾乎是先前科學家預測的2倍,是全球整體變暖速度的3倍。
“這是我們目前所見地球變暖最強烈的信號之一,”參與撰寫報告的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科學家安德魯‧莫納亨說,分析結果表明南極西部冰原已成為地球上融化速度最快的冰原之一,這讓人震驚。

Monday, November 19, 2012

世界銀行:本世紀氣溫將升4度


美國‧華盛頓19日訊)世界銀行星期日警告,全球溫度本世紀將上升攝氏4度,恐頻繁出現熱浪、水災等極端氣候並造成海平面上升,若不立即採取行動,數億人將陷入災難性危機。
世銀當天發佈《我們正走向攝氏4度》報告,由於全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不力,本世紀末地球暖化溫度可能上升攝氏4度,一旦如此,熱浪、洪災等極端氣候或會成為“新常態”,並進一步演變成糧食危機。
世銀總裁金墉表示,全球各國應該為下代子孫挑起道義責任,採取行動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否則全球將永遠無法結束貧窮,並強調“時間非常非常緊促”。
報告指出,氣候變遷正對全球產生影響,北極冰層在9月間達到前所未有的最少量,而過去10年的極度熱浪和乾旱也比歷史紀錄所預期的更頻繁。

Saturday, July 28, 2012

美国旱灾情况再恶化

 

(圣路易斯美联电)美国干旱监测署周四的一份报告警告说,美国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正在进一步恶化,没有缓解的迹象。
该报告显示,这场干旱涉及美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其严重程度正在急剧加深。处于旱情最严重的两个等级的土地已达20%,比上周增加了7个百分点。
该署将旱情分为中等、严重、极端和异常严重等级。科罗拉多州、艾奥瓦州、堪萨斯州、密苏里州、内布拉斯加州的旱情已处于严重等级。堪萨斯州宣布,该州已有105个县处于干旱紧急状态,并要求居民尽量贮水。

Monday, June 25, 2012

遠離都市喧囂 南韓人享田園樂


一年前,在南韓擔任主管職的鄭萬圭平日開車穿越壅塞的首爾街頭,到近郊的辦公室工作,週末則開車去上高爾夫球課。如今這名53歲男子,在汽車後座堆滿器具跟肥料,前往南韓東部鄉間的1畝田地工作。鄭萬圭說:「我一點也不想念都市的生活。」他曾在電子公司上班,替三星生產所需元件。

據《路透》報導,愈來愈多南韓人搬到鄉下居住,鄭萬圭只是其中之一。鄭萬圭現居於聞慶市(Mungyeong),這是一處位於南韓東部丘陵地帶的農業小鎮,若要開車到附近火車站,車程約莫1小時。
「我老婆有時會懷念披薩的外送服務。」鄭萬圭一身短T打扮,坐在自家門廊上笑著說道,同時啜飲用自己栽種的莓果所打成的果汁。他說:「我現在早上起床都很開心,也有更多時間陪老婆,跟她聊天,我們關係從未如此親近。」
生活沒品質 不如歸去
亞洲開發銀行(ADB)指出,亞洲地區在2005年有4成人口住在城市,但到了2030年,全亞洲都市人口將達到11億,占亞洲總人口55%。不過南韓是個例外。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南韓的工業化及工作機會快速增加,大批民眾遷往都市生活,這些民眾的小孩也留在都市,在都市接受教育。
僅僅在一代的時間內,南韓從貧困走向富裕,如果不跟新加坡之類的國家比較,南韓已經是亞洲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目前住在首爾及附近地區的人口,高達5千萬之譜。
首爾人口密度是紐約的8倍及東京的3倍。但根據政府統計數據,南韓在2011年,全國有1萬503戶家庭離開都市(該數字是2010年的2倍),前往鄉村地區從事農耕生活。對許多人來說,都市職場的競爭與升遷,以及狹小的生活空間,都是不值得追求的生活。
現年32歲的尹宇真說:「我每天起床就是去工作,下班就是跟朋友或同事去喝酒,我開始質問自己,『我在幹嘛?』」他在1個多月前,辭去房地產工作,打算跟妻子搬到鄉下。
務實的南韓政府在1970年代與企業界攜手合作,帶動南韓快速工業化,現在已經是全世界第13大經濟體,如今有些人開始想要回歸鄉村生活。
南韓農業部長徐奎英最近表示:「我們用稅補助金跟財務援助的方式提供協助,打算讓遷回農村的戶數增加至2萬。」
為人性尊嚴 放棄競爭
農業部表示,民眾想要「過著具有人性尊嚴的生活」。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指出,南韓勞工1年的平均工時是2,200小時,在已發展國家中排行第1。
在政府協助下,志工團體Refarm最近開設課程,請教授跟成功轉型的民眾來授課,替有意下鄉工作的民眾充電。課程有52人參加,年紀從26歲至60歲不等,尹宇真便是其中之一。
政府宣揚回鄉工作者的成功故事,將農耕稱作具有發展潛力的「藍海」,並聲稱民眾可靠農耕致富,年收入可逾1億韓圜(約新台幣253萬)。
徐真德就是一個成功範例,徐真德先前在韓華化學公司(Hanwha Chemical Corp)擔任首席研究員,根據政府資料顯示,目前他的農業收入,是農業社群的前1.42%。
南韓教育高度競爭,即使是學齡前的兒童都要擠進補習班,讓小孩贏在起跑點,但徐真德選擇退出競爭。
據南韓統計局的資料,高中以下學生有72%會另外補習。升學壓力及地獄般的考試,使得每10萬名15歲至24歲年輕人當中,就有13人因此而自殺,成為年輕人自殺的首要因素。
徐真德說:「小孩還在念小學時,我老婆試著去鼓勵他們,而不是逼他們達到我們的期許,我們決定要放低標準。」徐真德的老婆過去3年在鄉下種黃瓜。
貼近自然 安貧樂道
離開都市有何缺點?根據政府資料顯示,從事農業的年薪平均是3,200萬韓圜(約新台幣81萬),與都市平均收入4,200萬韓圜相比明顯偏低。
據OECD的資料顯示,許多農戶要靠政府補助才能存活,農民收入有45%來自政府的農業津貼。南韓農民所獲得的津貼,比歐盟農民多出2倍有餘。
Refarm 負責人朴庸范表示:「我們的學生相信『自願性貧窮』,也就是為了更貼近大自然,必須要犧牲財富。」
上一次南韓有同樣規模的民眾搬回農村,是在1990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當時許多人失去工作,回到鄉村尋求援助。不過危機一結束,南韓又開始重新振作時,這些人又馬上回到都市跟工廠。這次情況不同,韓國農村經濟研究所(Korea Rural Economics Institute)指出,回去農村生活的民眾當中,只有7%的人不是真的喜歡農村生活。
研究員金真燮表示,從都市回流鄉村的居民,耕種的是小塊農地,但一般種稻的農夫,必須耕種6.6公頃的農田,收入才能夠跟都市地區看齊。然而,回返農村的居民當中,只有7.4%的人擁有3畝以上的農田。金真燮表示,如果南韓繼續奉行經濟自由化的政策,持續增加農業進口,農民生活會變得更加艱難。
南韓已經跟美國及歐盟簽訂一系列自由貿易協定,陸續還會跟其它國家簽訂。「我們政府鼓勵民眾去種田,但種田會讓生活變得更困難,政府釋放出的訊息是矛盾的。」
種植莓果的鄭萬圭,之前的年薪是9千萬韓圜(約新台幣230萬),但去年開始種田後,年薪變成2千萬韓圜(約新台幣51萬元)。但鄭萬圭認為這是值得的,他說:「如果你想賺大錢,你應該留在都市。」選擇到農村生活,「你必須拋棄你的貪婪」。